Google Analytics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如何以Excel增加交易的勝算(4)

免費的盤後股票數據俯拾即是, 利用Excel 分析中長線買賣實效以及事件影響, 都提供一個廉價而靈活的工具.

常說量比價先行, 從個別例子常可見到天量成交伴隨著轉勢及其後暴升暴跌, 這句話套在長實(0001.HK)又有多真?

其中一個比較常用的指標是平均成交量突破 . 筆者透過調校公式增值變量, 簡易測試不同平均成交量突破後的股價走勢及反應. 筆者以當日全日成交量高於過去5個交易日平均成交量作為觀察點, 測試日期從2000年1月4日至2013年3月14日. 以下是一些結果


長實並無一個交易日成交量是過往 5個交易日平均成交量的3倍或以上.

長實有一個交易日成交量是過往 5個交易日平均成交量的2倍或以上.
日期為2000年5月18日. 翻查紀錄, 2000年5月17日Morgan Stanley將長實剔出MSCI指數, 引發市場拋售, 長實從5月17日收盤80元, 在18日一開市便插至73元 , 低見70.25元. 直至2000年6月9日才重回80元上方, 期間李嘉誠透過出售新加坡私人名下的旭日灣物業權益予長實間接增持, 對股價有承接, 故調整十分短暫

長實有9個交易日成交量是過往 5個交易日平均成交量的1.5倍或以上.
除上面的2000年5月18日外,  尚有2000年12月6日, 2002年1月7日, 2004年1月5日, 2006年4月19日, 2006年6月30日, 2006年11月23日, 2007年2月28日, 2010年8月6日

2000年12月6日, 低見93.5元, 此後交易日長實節節上升, 高見106.5元, 直至2001年2月23日才跌回93元.

2002年1月7日長實高見85元, 此後反覆向下, 低見40.2元(2003年4月24日), 直至2005年8月2日才重回85元上方, 展示了完美的單日轉向.

2004年1月5日低見62.25元後反覆回升, 之後高見78.75元(2004年1月27日), 直至2004年4月21日跌回62元下方.

2006年4月19日低見84.6元後上升, 在5月8日高見89.95元, 在5月15日跌回84元下方.
2006年6月30日高見84.5元, 其後7月3日曾高見85.05元, 之後反覆牛皮, 低見80.2元, 在7月31日重回85上方.
2006年11月23日高見97.05元, 其後向下, 直至2007年1月2日才重回97元上方.
2007年2月28日高見97.4元, 之後一度低見90.1元, 在2007年3月22日重回97元上方.

2006-07年亦為港股大市2及3浪的時期, 亦為這個成交量突破的集中期, 股價回調後很快回復. 同期不少資金包括內地的湧港炒股, 在晚牛(2007年後期至2008年)反而欠缺.



2010年8月6日低見96.85元後上升,2011年8月2日高見122.4元, 直至2011年9月14日才跌回96元 , 這次亦是一次轉勢成功的完美示範.

長實2010年8月5日收市後公布中期業績, 好於市場預期, 引發買盤入市.

後記:  量的突破演譯不可過度簡化 . 一些放量成交只是個股供股的結果, 或條款約束的部位調整等等, 對後市的啟示不明顯, 另外量變化的指標也該跟個別股票而不同, 如流通量大跟流通量小的, 不同板塊的, ... 有部份投資人以一條公式去搜整個大市的突破股票就有點粗糙 .

另一方面 , 一般在尾市都有成交量放大的現象 , 有相當部份是一些Block Trade要成交, 以及一些大戶計數調整部位/止損止賺等等 , 不一定有重大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