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靠技術分析賺錢的系統超過70%都是靠趨勢賺錢, 在大趨勢下即使十分簡單的趨勢指標買賣都能賺錢, 系統的高低其實不在於它指示你賺錢的部份, 而在阻止你虧損擴大和入市的部份. 這部份筆者從不相信有一個聖杯指標可以通用在所有市場所有市況, 因為趨勢過後的調整浪是複雜多變的, 很多時都是事後才發現的. (所以筆者從不認同花過多的錢去買個巧立名目的系統 , 一個風險管理得宜的系統比一個吹噓多少極速回報的系統更能持盈保泰).
說到風險管理, 其實正是一些技術分析軟件內附的程式語言如Metastock Formula Language的弱項, 有經驗的使用者都會發覺, 用Metastock Formula Language撰寫技術指標不會很困難, 但要以此建立一套完整因應市況包含風險資金倉位管理的回測或交易系統不是那麼容易. 不少用者因此認為Metastock 不能用以建立一套複雜的交易系統, 那是不對的. 因為Metastock 配合其他一些工具如Excel 等可以互補不足, 正如打仗也要海陸空互相配合, 把小刀當關刀耍只會揚短避短.
筆者這次就以Excel來實現一個在Metastock差不多不可能的簡單風險管理系統. 同樣以KD斧作出入信號, 筆者希望能增加入市信號的穩定性和"輸要縮"的安全網. 實驗證明能有效減少在窄幅不明市況的入市數目, 從而達到可能減少無謂的虧蝕.
筆者的原理很簡單 : 在達到KD斧原本的入市信號時先不急於下單, 而是先觀察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信號是否夠穩定, 筆者以其後幾個區間只要最先超過3個區間信號累積有效就合格可以下單,最先超過3個無效信號區間就無效忽略信號.例如 %K > 70為有效(+1), 否則無效(0), 那麼接下來區間信號是(+1)(+1)(+1)(+1)會下單, (+1)(0)(+1)(0)(+1)(+1)也會下單, (0)(0)(+1)(0)(0) 就會取消下單. 如果剛平倉的部位有盈利, 那麼在下一個區間都可再下單, 但如剛平倉的部位沒盈利, 那就要"縮", 要再等一定數目的區間後才可以下單,筆者這裡設定為5個區間.
跟之前的KD斧交易結果比較, 在同樣類似的不明朗市況, 顯然經過風險管理系統後的下單數較少 , 減少反覆砍傷的次數.
在差不多一小時的市況下了2單平了倉的交易(YMM13 mini-Dow Futures), 微利9點.交易周期1分鐘. 實際市況如何?
可見這一小時內主要以跌為主(黃色), 但中間有2個假向上的區域(藍色) , 即使下趺區亦不完全連續. 如沒有風險管理, 在每個轉黃或藍色的地方都會下單, 讀者可以試算一下盈虧去比較(勿忘實戰中有更多的手續費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